上海水磨工作室

大班科学《磁铁的新发现》说课稿

写范文发表于:2017-10-12 05:26:26

大班科学《磁铁的新发现》说课稿

大班科学《磁铁的新发现》说课稿

上海水磨工作室大班科学《磁铁的新发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磁铁具有磁*,能吸住铁制品。磁铁还具有穿透力,能穿过纸板等物品吸住铁制品。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特别是在小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总是对小猫钓鱼、蝴蝶飞飞的玩具和磁*教具产生很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大都只是单纯的玩耍,知识的建构比较粗浅。大班的孩子们知道“磁铁能吸铁而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但是关于磁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神奇特*了解的甚少。为此,我在活动中,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情景剧“灰太郎与喜洋洋”引出主题,在试一试、玩一玩中初步感受磁铁的磁极,同时在画一画、记一记中表达磁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现象。磁铁的磁*实验*作简便,现象清晰,大班幼儿喜欢*作尝试,我将情景游戏贯穿与整个活动,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产生对磁铁的磁极这一特*感兴趣,感受到磁铁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一.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我制定了两个活动目标:

上海水磨工作室1.发现并感受磁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神奇特*。是我本次活动的重点,遵循幼儿*作在前,教师指导在后的科学活动指导原则,安排分层递进的*作、观察记录等方法解决重点。

上海水磨工作室二.活动准备:根据我的活动目标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上海水磨工作室1.喜洋洋和灰太狼的磁铁教具、大磁铁。

2.每人*作的圆柱形磁铁两个,每人一张标有“红”和“蓝”的图卡。

3.一张大表格和人手一张小表格

4、铅笔、*作盒、标有红和蓝的磁铁卡片

5、展示版

这些材料都是来自于幼儿游戏材料,为幼儿所熟悉,同时也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作

上海水磨工作室环节中来。记录表的使用能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准确的记录在表格中,为分享交流做好扎实的铺垫。

三.活动流程:

上海水磨工作室(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上海水磨工作室(二)亲历探究,发现秘密

上海水磨工作室(三)运用记录,表达交流

(四)快乐游戏,体验感受

四、具体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活动一开始我将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情景剧“灰太郎与喜洋洋”引出,让孩子们产生疑问为什么灰太郎始终接近不了喜洋洋?激发他们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同时也为之后的初步发现不同的磁极埋下伏笔。

(二)亲历探究,发现秘密。

1.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两块磁铁请你去玩一玩,找一找里面的新秘密吧。当孩子们产生疑问时,说明他们想找到*,这个时候请他们自己去探索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从而促进活动的开展。

2.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还可辅以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仔细的看看磁铁上面有什么呢?红*和红*碰在一起会怎么样?那蓝*和蓝*碰在一起又是怎么样的?循序渐进的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发现奥秘的所在。为交流分享做好铺垫。

3.交流分享:刚才你们都玩过了,那你有什么发现呢?(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磁极卡贴在表格中)并请幼儿上来演示。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采取循序渐进的辅助提问与幼儿交流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来突破重点。让幼儿知道原来每块磁铁都有两个不同的磁极s级和n级,(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当相不同磁极碰在一起时它们会像好朋友一样紧紧的靠在一起,相互吸引。而当相同磁极碰在一起时好像有一股力量再推它们,相互排斥。

(三)运用记录,表达交流

1.贯穿情景剧:我们把磁铁的这个新秘密用记录的方式来告诉羊村里其他的羊羊吧。那我们应该怎么记录呢?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在记录前先请幼儿与同伴相互讨论,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可以用箭头、小手、小朋友来表示,来突破难点。

2.分享讨论结果:你想到了什么好方法来记录呢?这一交流为之后的*记录减少了一定的难度,幼儿在自己的方法上可以借鉴他人的方法从而优化自己的记录。

上海水磨工作室3.那好现在就请你用最简单,又很容易看懂的方法把它记录在你的表格上,在*作记录钱我提清楚*作的要求,让幼儿知道本次记录的方法体现在简单、容易看懂上,为记录指明了方向。

4.交流、展示记录,这一环节既能减少活动中时间的隐形浪费,又能让幼儿看到他人简便的记录方法。

上海水磨工作室(四)快乐游戏,体验感受

继续情景剧:看羊村里的羊羊们都出来感谢我们了,还想跟我们玩一个磁铁找朋友的游戏呢。这时,我会交代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参与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我将扮演灰太郎与幼儿互动将游戏推向高潮,同时我的活动也在幼儿开心的游戏中结束。

 

第2篇:大班奇妙的磁铁说课稿

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特别是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小猫钓鱼的玩具和磁*教具幼儿们总是爱不释手,但是他们大都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针对幼儿对磁铁的这种兴趣和此目标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和作用这也是此活动的知识目标。让幼儿尝试按一定标准(能吸住的物品和不能吸住得物品)分类是这次活动的能力目标。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磁铁的特*和作用,难点是尝试按一定标准分类。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磁铁以及各种试验材料:铃铛、木块、插塑、钉子、曲别针、硬币、钥匙、玻璃球、布条等.除了探索区小猫钓鱼的玩具外教师又在活动室添放了大量的磁*玩具及铁制品。

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

上海水磨工作室幼儿喜欢游戏,活动的开始幼儿以小猫的身份介入到小猫钓鱼的游戏中,幼儿很快就能进入角*,专心的投入游戏。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求知欲是幼儿的本能。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有的鱼能吊到鱼竿上,有的鱼却吊不到。”幼儿初次探索磁铁的存在和奥秘(会吸铁)。“原来有的小鱼上有回形针,有的没有。”将情景游戏和科学有机知识结合,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探索和发现。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的是情景激趣法和问题设置法。

2、试分类,满足求知欲。

通过前一环节的开展,幼儿已经对磁铁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特*并尝试探索分类。“桌子上有很多物品,你去试一试那些能被磁铁吸起来那些不能”幼儿自由的尝试分类。最后得出结论:能吸起的是铁做的,不能吸起的不是铁做的。教师用问题设置的方法,边观察幼儿*作,边及时地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幼儿尝试*作的过程中提倡幼儿交流、合作。幼儿学习方法,主要是尝试法和*作法。

3、联系生活,感受乐趣。幼儿自由在活动室内“寻找”铁制品,并能够用语言来总结自己的活动过程。这次活动从探索熟悉的游戏,到探索身边的事物,做到了《大纲》中提出的“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幼儿用语言表示出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增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作法。

上海水磨工作室最后是活动延伸部分:活动结束后可以继续让幼儿玩玩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磁铁,发现磁铁同极相斥、异极详吸的现象。引导幼儿寻找、发现更多的利用磁铁吸铁的*质制做的物体。

本次活动的内容源于生活,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在活动结束后,幼儿继续探索,将学到的技能进行运用,已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3篇:幼儿园科学磁铁说课稿

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许多幼儿都玩过小猫钓鱼的磁*玩具。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科学磁铁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磁铁的穿透力》。

一、说教材

首先我先对本次的教材进行分析,先说一下我的设计思路,就像《指南》中所要求的,*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本次活动的取材——磁铁,它正是来源与生活且是孩子们身边比较常见的。我们不难发现,中班的孩子经常会在学习*区域中把玩一些关于磁铁的游戏,例如:米中找物、猴子爬树等等。但在孩子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又会发现,孩子对该类材料熟悉但不了解,知道却不会针对*的运用,而指南在领域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标。所以教师何不合理设计,将其变成课堂中的教育选材,与孩子一起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因此有了《磁铁的穿透力》这一节科学课,希望孩子能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说目标

上海水磨工作室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磁铁能隔着一定厚度的物体吸铁的特*。

2、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并能进行简单记录。

3、乐于参加科学活动并能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

上海水磨工作室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制定的,在这里我将“了解磁铁能隔着一定厚度的物体吸铁的特*”设置为我的知识重点,期望通过整个活动让幼儿掌握磁铁的这个基本特*。

上海水磨工作室4、此外,我结合中班第二学期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来分析,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位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并能进行简单记录。”因为中班孩子的思维发展还是比较直观的,他们都比较乐于*作,但是他们不会将自己观察到的进行表达和记录,即他们会做但不会表达与记录。但在科学活动中,*作的结果都是要用讲述或记录的方式进行展现的,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表述、记录的机会,通过多说、多记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表达能力。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的活动准备:

上海水磨工作室1、幼儿第一次的*作材料:每组若干硬纸板、塑料垫板薄木板若干:每人几枚铁质回形针、一块直径1厘米的小磁铁。

上海水磨工作室幼儿第二次*作材料,每人一本厚厚的杂志、一块厚木片;一块鼠标垫、一块直径1厘米的小磁铁。幼儿相对应的记录纸1份。

上海水磨工作室2、教师演示材料:以上材料各一份。

上海水磨工作室这些材料都比较简单,而且容易*作,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环节中,从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于是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上海水磨工作室(1)观察指导法:教师通过观察,能及时、有针对*的对幼儿的实验*作进行观察与个别指导,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知识经验。

(2)提问法:善于运用启发*提问法来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鼓励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

上海水磨工作室(3)演示法:将正确的*作过程进行演示,给予幼儿最直观的*作经验。

2.因为我要体现的是尊重幼儿为前提,以幼儿发展为导向,充分体现了本园“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所以在幼儿的学法上,我采用的主要是:

(1)*作法:

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作*强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体验法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

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五、说活动流程

上海水磨工作室接下来说说我的活动环节,本次活动主要分成了: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自主探究集体交流;全课小结,拓展延伸三个环节。

1、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上海水磨工作室关键提问:一枚回形针会不会被磁铁吸住?要在回形针和磁铁间加入另外的物体,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把回形针吸住?(这边我用到了提问法,第一个提问的目的首先是要帮助幼儿回顾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接下来的提问是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充分激发幼儿动手验证的欲望,为后期的探索活动奠定基础。)

2、自主探究,集体交流(这一环节是我的重点环节,为重难点的突破而服务,因此我又具体将其分成6小步来实施))

(1)幼儿大胆猜测、自由探索*作

上海水磨工作室结合教师提问,教师交代*作要求、提供第一份*作材料,幼儿进行第一次的自由*作、教师巡观察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上海水磨工作室(这边我用到教法是观察指导法,教师通巡回观察,及时、有针对*的对幼儿的实验*作进行个别指导,幼儿则运用到了*作法,在第一次的自由*作过程中,让幼儿能够自主的对磁铁的穿透力及正确的实验方式进行探索。)

上海水磨工作室(2)交流结果,集体验证

教师请给个别幼儿讲述实验结果,与*作的经过。教师进行演示。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小磁铁能够隔着塑料片、硬纸板、薄木板吸住回形针。

(幼儿通过交流法,幼幼互动,获得一些相关的经验,好处在于,孩子个体差异的存在,通过互动来激发所有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梳理“可以”或“不可以”的经验。结合教师的梳理,同时解决上一环节“在回形针和磁铁间加入另外的物体,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把回形针吸住”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采用的演示法,也给与了幼儿*作的直观经验,避免幼儿一些不正确的*作手法影响最后的结论。)

(3)变换*作材料,引发猜测

关键问题:小磁铁能够隔物体吸住回形针,我将物体换成厚书和厚木板,或别的东西,你猜小磁铁还能吸住回形针吗?(这边用到的同样是提问法,但是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教师变换了*作的材料,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新的悬念,幼儿因为有了前期的*作经验,所以就能充分调动起了幼儿再次动手验证的欲望)

上海水磨工作室(4)、演示记录单的使用

教师对幼儿第二次*作提出记录要求,启发幼儿对记录表进行观察,并演示记录表的用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这边幼儿的学习方法是比较常见的记录法,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记录卡的使用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能够帮助让幼儿将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同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的要求,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

上海水磨工作室(5)、幼儿的第二次*作与验证

幼儿进行第二次*作、记录。教师巡观察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上海水磨工作室(这边我用到教法同样是观察指导法,教师通再巡回观察,及时、对幼儿的*作、记录进行指导,指导时的有效提问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影响磁铁穿透力的因素:例如,这次吸不住了,是什么东西变了?你看看变得怎么样了?等。而幼儿则通过*作法,在*作过程中,探索物体厚度对磁力穿透力的影响。这一环节为突破本次重点目标的关键环节。)

(6)、交流结果,集体验证

上海水磨工作室教师请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集体验证,教师再次亲自演示后得出结论,原来磁铁不能隔着厚厚的书和厚木板吸住回形针但能通过鼠标垫吸住回形针。关键提问:猜猜同一块磁铁为什么不能隔着木板吸住回形针,但却能隔着鼠标垫吸住回形针?(幼儿通过交流法,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演示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到了实验的结果,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同样关键的提问给予了幼儿隐形的提示。)

3、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结合幼儿的两次*作教师小结:同一块磁体的穿透力会因为隔离的物体厚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吸住或吸不住)。(教师对两次的实验结果进行经验上的提升,帮助幼儿总结磁铁能隔着一定厚度物体吸铁的特*,)

2)经验拓展

关键提问:刚才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小磁铁不能隔着厚厚的书吸住回形针了,如果想让磁铁透过厚厚的书吸住回形针,你有什么好办法?(巩固幼儿对本课时的经验,同时充分调动了幼儿再次探索的积极*,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六、说特*

教师采取做中学的方式,提供的科学经验来源于幼儿在生活中对事物的兴趣、疑问和关注而产生的问题,符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满足了幼儿的经验奠基的发展需求,突出的是孩子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反观教师,整个活动教师始终是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于创设学习氛围,调动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以及设疑与总结,始终注意把活动的空间还给孩子。活动突出了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