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磨工作室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写范文发表于:2023-07-14 08:07:47

导语: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让你更懂托物言志作文的写作方法。

上海水磨工作室一、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一般结构: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1、一般结构:开头(引出物)——托物(描写物)——言志(由物及人升华主旨)——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上海水磨工作室2、“托物”部分,往往又由两部分构成: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点、抒写所托之物的内在气质精神。

3、“言志”部分则一般有三部分: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当然,“言志”的这三部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里都有,也许有的文章只由物到赞人,也许有的文章有前两部分,也许有的文章只有最后的人生感悟部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上海水磨工作室二、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写作,首先是立意。我们要注意的有以下方面:

(1)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某个人的精神品质。

(2)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a、写此物含彼意b、明写物暗喻人。

上海水磨工作室(3)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

(4)立意可发散*多元思维,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也可逆向立意。

三、托物言志类作文素材: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类文章,常把作者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妙、更完美。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是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四、托物言志作文的要点:

上海水磨工作室1、精挑细选找准“物”

写托物言志的文章前,要进行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搜选,以便找到一个足以寄托自己情感的“物”。并且,此“物”要极生动极形象,以便自己描写时极细致极具体。

2、“志”“物”相通有交点

交点即所咏之物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有相通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有内在联系。描述时,“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承载并传达“志”。

3、状“物”贵在有新意

上海水磨工作室托物言志文章的重头戏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地进行描写。惟其如此,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才能使所言之“志”有所依托。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观察,从新颖的角度,用新颖的手法和新鲜的语言来表达。

上海水磨工作室4、字里行间真情溢

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字里行间要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样才能使“物”附着思想、灵*,而且具有典型意义,从而顺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

个人之“志”与所依托之“物”合为一体,个人的志向融合在对某一具体事物形象、特点的描绘中,这样以“物”言“志”,情感表达就更巧妙、更完美、更富有感染力。

五、例文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引出物)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环境描写做铺垫)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描写外在特点)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对比描写)

上海水磨工作室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着,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物的内在特点)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由物及人)

上海水磨工作室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呼应前文)

 

第2篇: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导语: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欢迎大家参考!

一、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一般结构:

上海水磨工作室1、一般结构:开头(引出物)——托物(描写物)——言志(由物及人升华主旨)——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2、“托物”部分,往往又由两部分构成: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点、抒写所托之物的内在气质精神。

3、“言志”部分则一般有三部分: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当然,“言志”的这三部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里都有,也许有的文章只由物到赞人,也许有的文章有前两部分,也许有的文章只有最后的人生感悟部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上海水磨工作室二、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写作,首先是立意。我们要注意的有以下方面:

(1)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某个人的精神品质。

(2)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a、写此物含彼意b、明写物暗喻人。

(3)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

(4)立意可发散*多元思维,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也可逆向立意。

三、托物言志类作文素材:

上海水磨工作室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类文章,常把作者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妙、更完美。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是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四、托物言志作文的要点:

1、精挑细选找准“物”

写托物言志的文章前,要进行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搜选,以便找到一个足以寄托自己情感的“物”。并且,此“物”要极生动极形象,以便自己描写时极细致极具体。

上海水磨工作室2、“志”“物”相通有交点

交点即所咏之物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有相通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有内在联系。描述时,“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承载并传达“志”。

上海水磨工作室3、状“物”贵在有新意

托物言志文章的重头戏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地进行描写。惟其如此,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才能使所言之“志”有所依托。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观察,从新颖的角度,用新颖的手法和新鲜的语言来表达。

4、字里行间真情溢

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字里行间要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样才能使“物”附着思想、灵*,而且具有典型意义,从而顺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

上海水磨工作室个人之“志”与所依托之“物”合为一体,个人的志向融合在对某一具体事物形象、特点的描绘中,这样以“物”言“志”,情感表达就更巧妙、更完美、更富有感染力。

五、例文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上海水磨工作室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引出物)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环境描写做铺垫)

上海水磨工作室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描写外在特点)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对比描写)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着,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物的内在特点)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由物及人)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呼应前文)

 

第3篇:托物寓意写作指导

上海水磨工作室托物寓意就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上海水磨工作室这种写作技巧是将自己的某种情感寄托在景物或事物中。首先要有精致的描写,通过描写展示其风姿,然后,以抒情或议论揭示寓意。比如,通过对竹的外在形象的描绘,彰显竹的正直、高洁、神韵、气节,揭示“做人也应当像竹”的意旨。

上海水磨工作室请大家来读一下面这篇短文

有人称赞牡丹华贵艳丽,有人倾慕百合幽香高雅,更有人喜爱莲花玉洁*清。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对花视如珍宝,以花为题写下了多少流传千古的优秀篇章。然而衬托这些秀丽妩媚、鲜艳夺目的花儿的,正是那些不为世人所注意的绿叶。

春天,当你走进一片花海之中时,你会想到鲜花怒放,靠的是一片片平凡无奇的绿叶吗?正是这些绿叶,用无数次的劳动——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养料供花朵成长,使花儿一朵比一朵妖艳。而绿叶自己呢?她从不摆出骄傲的样子,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努力使鲜花开放,同时又以她的翠绿衬托着鲜花。

上海水磨工作室盛夏,绿叶们手挽手撑起一把绿伞,为人们送来凉爽。

金秋,绿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枯黄、脱落,她并不为自己短暂的一生而悲伤,也不为自己没有得到人们的赞赏而难过。她勇敢地拥抱芳香的泥土,甘愿化作土中的养料,为大树所吸收,使它长得茁壮……

上海水磨工作室我常想:鲜花好看,要是没有绿叶的衬托,也显示不出她的美丽。自然界与人类都是这样。一个人,即使你是出人头地的佼佼者,也只有置身于千万个平凡劳动者之中,才能有所作为。

上海水磨工作室一片渺小的绿叶,反映出多么伟大的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像绿叶一样的人,默默无闻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教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不知倾注了多少爱心,希望我们长大成材。他们像春蚕一样,无私地为人类贡献一切,用辛勤的汗水抚育我们成长。他们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正像那些不为世人所注意的绿叶吗?

我要做一片平凡的绿叶。

这篇短文,就比较突出地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全文借绿叶这一形象,赞扬了老师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样,既提高了文章的艺术*,又达到了行文的目的。

那么,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写文章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上海水磨工作室首先、立意要明确。“意”就是中心,要表现什么,赞颂什么,一定要鲜明,并贯穿全文。

上海水磨工作室其次、描绘要具体。所托之物要具体形象,使读者透过形象看到“神”,形象不具体,所赞颂的精神和意志只能是抽象的概念。“意”就不能明确地表现出来。

第三、类比要恰当。要抓住景物特征和象征之物精神的相似点,揭示文章的主题。

同时,用形象来图解文章的中心,当然就容易使文章的中心存在一定的含蓄*,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使文章的主旨朦胧,因此必须注意在文章的首尾进行适当点拨,使文章的主旨外显。